說起長城幣,年輕的收藏者可能并不了解,這是一套從1980到1986年只發行了7年的流通幣,也是新中國首次發行角幣和元幣的硬幣。因硬幣上使用長城圖案,因此被稱之為“長城幣”,它是我國在分幣后對其它面額輔幣的一次公開測試?!伴L城幣”發行起于1980年,至1986年結束,僅發行了7套。套幣包括一分、二分、五分、一角、兩角、五角、一元等7枚,其中被稱為“長城幣王”的是1986年的1元硬幣。
不過實際上,長城幣對社會公開發行只有1980年、1981年、1983年和1985年這四個年份,剩下的三個年份基本上在市面上極為少見,成為了收藏界的寵兒。尤其是1986年長城幣作為該系列的關門幣,其市場價值高達10萬元,甚至有藏家開價超25萬元都沒人愿意轉讓。
這套“長城幣王”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?
為什么長城幣的價值如此居高不下?這是因為1982年、1984年和1986年這三個年份實際上并沒有公開發行,而是作為國家禮物贈送給當時的來華外賓,發行量均不超萬套。而1986年的長城幣,官方一直未有公開其發行量,直到1996年沈陽造幣廠才公開其發行量僅660套,其價值瞬間飆升至驚人的地步。
幣王:1986年版“長城幣”
雖然是流通貨幣,但長城幣實際上少有流通,當時的長城幣多被裝禎為紀念品在海外發售,國內甚為少見。
雖然是當年的流通幣,但實際上鑄造量并不大,當時1元的購買力強,如今價值最低的1981年長城幣是當時家家戶戶都有,當時的1元可以買2斤豬肉。而如今1981年的長城幣價值200元,可以買到超過10斤的豬肉。而1986年的長城幣,由于是專做禮品而鑄造的精致幣,因此其是具有流通名義的收藏品,本身具備極大的收藏價值。
雖然這類硬幣都是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,但實際上由于該品種存世量極低,且送給的對象注定很多能在國內出現的真品均為海外回流,存世量極少,才會有如今的極高價值,導致市面上大多數都是經過改造的偽品。想要“拾漏”的要注意年份,避免年份造假反而得不償失。
“長城幣未形成獨特的收藏群體,最多只是硬幣收藏者順帶收藏,但從投資角度看,長城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。雖然錢幣的收藏樂趣在于版別的特殊,但過分追求年份會讓收藏者喪失該有的警惕。小編提醒收藏者要有“不知不覺等升值”的心態,不要急功近利。
上一篇:流通紀念金銀幣板塊再下一個臺階
?立即獲得免費定制設計方案
注:星號欄目為必填欄目歡迎添加
關注我們
微信咨詢